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情民声 > 正文

握紧它,那只能带来力量与公道的“手”

时间:2020-03-11 18:22:32 来源:  作者: 

   上周,一个亲戚说他父亲在小区被建筑材料绊倒受伤,不知道该找谁担责。我建议他上12348中国法律服务网咨询,那里有律师人工解答。没多久,他告诉我说,有律师解答了他的问题。

   去年,司法部宣布在12348中国法律服务网开设“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对寻求法律援助的被欠薪农民工免于经济困难条件审查,当天申请、受理、审批,当天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简单理解就是让打不起官司的困难群体打得起官司,为弱势群体主张合法的权益。农民工是法律援助的最大受援群体。

   “2014年的欠薪可以要回来吗?”“我父亲在工地上从个人手里接活干,至今未收到欠款”……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一个个咨询问题背后传递出的焦虑、无助、气愤,透过屏幕也能感觉得到。

   “这些农民工的问题,法律援助能解决吗?”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叶进国——一位我采访过的法援律师。他告诉我:“能,只要你肯相信。”

   法律援助不收费,很多人不理解——“不收费,怎么可能尽心尽力办事?”有人认为找律师不管用,坚持上访。对于质疑,叶进国的做法听起来挺笨的:一遍遍地解释政策,一个个地摆成功案例。说完了就是做,花好几个月反复磋商、调解,最后让农民工手里攥着钱了——谁还能不信?

   他和同事每年接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达四五百件,涉及农民工1000多人,基本上都是为讨薪。他所在的广东省暖心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代理的一起案件,为562名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入选司法部发布的2019年度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信任感的建立来得不易,也来得实在。在这起讨薪案中,他们帮农民工拿到了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480多万元。之后便接连收到农民工的谢礼:鸡蛋、鸭蛋和苹果。

   示范效应很快体现出来:在同一个工地上干活,张三通过法律援助拿到了被欠薪酬,告诉了老乡李四,李四遇到事也愿意求助法援。接受法律援助后,农民工会发现法律援助“挺管用”——从质疑、抵触,到更多人的相信,这是一个过程。法援律师告诉我,做法律援助会上瘾,很大程度上就来自这种被信任之后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以往,一些农民工为了能拿到钱,往往愿意让步,“私了”。但结果往往只能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款。如今求助法援律师,除了讨回工资款,还能拿到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这超出了农民工的期待。这并非律师个人多有能耐,法律规定原本就在那里。说到底,与其说信人,不如说是信法。

   叶进国从2010年开始做法律援助志愿律师,10年来,政策更加完善、普法宣传力度也在加强。“有困难,求法援”成为越来越多被欠薪农民工的首选。去年7月,《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公布,提出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成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

   一张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已然全面铺开。农民工寻求法律援助的渠道也多起来了,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端都可直达“绿色通道”。通道的另一端,叶进国们就在那里。

   遇到麻烦事,法律援助的手可以握紧你、支持你,给你力量与公道。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