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舆论监督 > 正文

一场历时近7年的工伤赔付“拉锯战”妥善解决

时间:2020-03-11 18:18:41 来源:  作者: 

    近日,江苏省丹徒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丹徒区人社局)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伤保险科收到两面写着依法保障劳动者、精心呵护农民工的锦旗。这是河南在镇劳动者田广的家属特意委托当地法律援助所寄给人社局的一份谢意。

    2013年9月23日,是田广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那天下午2点多,他像往常一样爬上脚手架,对丹徒区某工地厂房进行拆除施工,突然彩钢瓦房顶倒塌,他从高处摔落,两眼一黑,便昏死过去。

    他被紧急送往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经诊断为第4颈椎骨折脱位伴全瘫,这意味着从此以后,他除了头部以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再也不能动弹,余生都只能躺在床上度过。

    事故发生后,妻子王红娜感觉天都塌了,他才33岁,家里有2个小孩,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大家子都靠他一个人养活,现在他变成这样,往后的日子可咋过?

    此时,公司让该项目的实际承包人与家属协商签订和解协议,约定一次性支付医药费及后续所有费用。

    望着仍然躺在重症监护室的丈夫,王红娜泪流满面,自出事以来,一家人四处向亲戚朋友借贷,早已债台高筑,如果不能继续支付治疗费用,田广将面临停药等死的危险。

    迫于无奈,王红娜咬牙签订了协议。随后,昏迷中的田广戴着呼吸机,被送回河南当地医院。经过长达三年多的抢救治疗后,他的生命体征才趋于平稳,但至今仍瘫痪在床,未能完全康复。

    这些年,为了给田广治病,一家人生活拮据,公司给的赔偿费早就用尽了。走投无路之际,田广家属向丹徒区人社局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应得的利益。

    一波三折的维权之路

    早在2014年9月,王红娜便向丹徒区人社局申请了工伤认定,很快,工伤保险科认为田广受到的事故伤害,属于工伤认定范围,认定为工伤。

    但这场工伤认定却陷入了马拉松式死结。

    由于田广所在的房屋拆除工程为劳务工程转包,家属和分包公司对用工主体存在异议,多次向法院提出用人单位主体变更申请,并且在我方申请认定工伤过程中,总承包单位与包工头恶意串通,让我方工伤认定走了许多弯路。负责这场工伤认定的工作人员殷步楼回忆道。

    因为案件复杂,殷步楼又找来多位田广工友询问笔录,找包工头对质,经过多番查证,才于2015年9月最终做出认定工伤决定书。

    用人单位对此认定不服,向法院两次提起了行政诉讼,将丹徒区人社局告上法庭。经一审、二审裁定,法院驳回用人单位上诉,维持原判,可单位仍然不愿承担赔偿责任,故意避而不见。

    面对用人单位一再逃避应负责任,田广家属不得不又向丹徒区人社局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院副院长倪明生认为,光是简单依靠法律并不能解决问题,在基层打交道二十多年,他深深理解劳动者寻求救济的苦楚,也能够明白用人单位的难处。他带着仲裁院积极组织双方协调沟通,经过多次协商调解,用人单位终于同意给田广补缴社会保险这一折中方案。

    据了解,在单位给田广补缴保险后,不仅能按工伤伤残等级以及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法进行赔偿,还能领取因工致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及生活护理费,从政策保障层面给予弱势群体人性化的关怀。

    经历了从私下和解到申请认定、单位拒付到行政诉讼、再到劳动仲裁等种种波折,在丹徒区人社局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劳动者田广终于在受伤近7年后收到了工伤赔偿,这场拉锯战终于落下帷幕。

    实现法理与情理的有机统一

    这个案件只是仲裁院众多调解案件中的一个。当前,丹徒区人社局以提高争议处理效能为主线,以打造群众满意的调解仲裁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建立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调整仲裁长效机制为抓手,大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以来,仲裁院共立案受理各类案件426件,结案434件,其中调整处理案件284件,撤诉25件,调撤成功率达到87%。

    高调解率的背后,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为调解案件,多年来,仲裁院涉足丹徒区逾百家大小单位,风吹日晒,尝尽酸甜苦辣。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被认可。

    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常常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状况,法律规定散而多变。随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随之引起对行政机关工伤认定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涉及生产领域广、事实认定复杂,矛盾尖锐性强,处理难度程度高。因此,工伤保险科代表单位作为被告出庭超过上百次。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丹徒区人社局一直在遵循现有规范性文件的明确规定、探寻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对规定的不明确之处做出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实现法理与情理的有机统一。

    2017年开始,由政策法规科将互联网+服务引入工作,设立丹徒人社局劳动法律服务公益网,将网站打造成集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答疑解惑、典型案例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普法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推出行政部门法讲座70学时,劳动争议案例、工伤认定案例1819件,劳动部门法律法规41件,回复法律咨询44件,帮助10多家用人单位拟定、审核了规章制度,该平台被评选为全省法治人社建设亮点工作。2018年11月,江苏省司法厅批准丹徒区人社局成立公职律师办公室,为依法行政保驾护航。

    我们正不断尝试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柔性化解争议等方式,搭建利于沟通和协调劳资利益关系的良好平台。丹徒区人社局局长周锋表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人社职能,保护企业、职工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