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友之声 > 正文

警惕有些企业“搭疫情便车”降薪

时间:2020-03-11 18:26:40 来源:  作者: 

    “复工之后你降薪了吗”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热议。

    据3月9日中新社报道,携程CEO发布内部信称,从本月开始,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和CEO开始零薪;公司高管层也提出自愿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业恢复;其他员工暂缓涨薪;服务部一线员工可正常调涨薪资。

    疫情的传导影响,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最直观的体现之一,或许就是终端劳动力报价下调,也就是降薪。公众对此早有预期——此前一份调查显示,“非常时期七成职场人不反对降薪”。

    现代商业社会,高度分工又环环相扣,所有人同此凉热,公共卫生事件之下,很难有谁能独善其身。而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中,“人力资源的浮动报价”,本就是常态。企业的现金流、实际营收、业绩预期等因素,共同决定了特定阶段的薪酬水准。经营受挫,公司承压,减少开支、控制成本是必然选择。事实上,即便在正常周期内,个体企业的涨薪或降薪,也是随时在发生的事情。只是最近集中性的调薪新闻太多,舆论才变得敏感。

    薪酬调整无可厚非,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某些企业主“蹭疫情”“搭便车”降薪。比如,最近招致全网质疑的某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得益于疫情期间线上业务的激增,其2月业绩创多年新高。可在此前提下,其依旧强推全员降薪,同时宣称为员工提供贷款……业绩飙涨,无钱发薪却有钱提供贷款,这是什么逻辑?

    特殊时期,行业重新分野、利益重新分配,不少公司因其商业模式、业务类型的“免疫性”而损失轻微甚至逆势上扬,那么其就没有理由给员工下调薪酬;还有一些公司尽管暂时遇挫,但是账上现金流充沛、短期业绩爆发式回补可期,那么其也应该尽量克制住降薪的冲动。

    薪酬下浮,整个评估决策以及沟通说服的过程至关重要。趁人之危“宰”员工的公司,格局太小。必须坚信的是,一个动态的定价机制下,随着市场全面正常化,“人力资源报价的修正与均值回归”,将是大概率事件。短暂的困难,检验的是企业能力和诚意,而这将在未来影响着员工的去留。长远来说,究竟谁赢谁输,赚了还是亏了,还是走着瞧吧!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