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保障会议 > 正文

创新机制强治理 构建体系严监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

时间:2025-09-15 15:45:5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在完善创新机制、严格项目监管、高效处办案件上,狠抓治理,精准发力,推动治欠保支工作实现系统性转变,成效显著。全市欠薪线索办结率达99.3%,全市未发生因重大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负面舆情。

    从“单打独斗”到“齐抓共治” 形成欠薪治理新合力

    “现在市里执行‘三管三必须’治理欠薪政策,工地上就有人社和交通部门的‘驻查专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他们,我们的工资可有保障了。”近日,在呼和浩特市某公路项目施工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李先生所说的“三管三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欠薪、管项目必须管欠薪、管资金必须管欠薪。这一工作机制推动各部门力量下沉、关口前移、齐抓共治,不仅为农民工筑起了坚实的“护薪”屏障,更让维权之路变得更近、更快、更有保障。

    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门构建“9+9”制度体系,即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治理欠薪工作机制的通知》《呼和浩特市工程建设领域“双驻双查”工作指引》等长效机制文件9个,配套建立调度、会商、督查、惩戒等9项工作机制,并在重点时节启动日调度、日通报制度,形成制度闭环。当地明确“三管三必须”为治理欠薪长效建设机制,住建、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主动担责,紧盯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交通项目、水利设施等重点项目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开展欠薪隐患集中治理,建立台账,限时化解欠薪问题。今年以来,共排查项目4984户,解决欠薪问题674个,为968名劳动者追薪1021.4万元。

    在项目监管上,呼和浩特市创新“人社+行业主管部门”“人社+银行系统”协同机制,依托建筑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监管,监管内容数据共享对接,互联互通。人社、发改部门建立“风险+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及时惩戒严重失信企业。劳动者遇到问题无需再“多头跑、反复跑”,项目现场就有“驻查专员”,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压实,形成了源头预防、快速响应、协同处置的强大合力。

    从“分口交办”到“一口归集” 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张工友您好,上次反映的欠薪问题解决了吗?您还满意吗?”“5天就彻底解决了,我很满意。”这是近日呼和浩特市人社局第二次电话回访该农民工被某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得到满意的回答。

    过去欠薪投诉分散在各级、多个渠道,2025年,全市严格落实欠薪线索“三统一”(统一归集、统一交办、统一督办)“双交办”(交办属地的同时,交办行业主管部门)机制,不仅掌握了全市整体治欠底数,还有效改变了过去“分口交办”导致底数不清、处办情况不明、处置效率不高等问题。

    呼和浩特市对信访、接诉即办、主席信箱等12个渠道的欠薪线索,严格落实由市人社部门统一全量接收、全口径归集,全数建立台账,确保全市欠薪底数“一口清”。同时,积极推进“双交办”。对全量欠薪线索,按照属地和行业同步向属地及行业部门“双交办”,确保每一条线索都有人管、有落实、有跟踪、有归集。对所有交办欠薪线索,由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处办,人社部门跟踪盯办,限时收集办结情况,并电话回访全覆盖。今年以来,各行业部门办结欠薪线索4658件,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从“事后灭火”到“源头预防” 打造动态防控新模式

    “再也不用担心工资不到账了。今年呼市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人工费用预拨制,每月初就将工资拨付至总包单位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了,而且政府投资项目申请工程款时单独向财政部门申请人工费用。”近日,新城区某政府投资项目工地上的工人老张说。

    2025年,呼和浩特市在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领域实现重大转型。过去监管工作主要依赖年度集中治理行动,如今该市推行“双驻双查”包联监管,由人社部门联合住建等项目主管部门,实施定人包片监管在建项目,常态化驻点检查,重点指导规范“三本台账”(项目基础、用工管理、资金往来),并严格落实“五制一金”管理制度。截至目前,通过“双驻双查”整改问题464个。

    同时,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政府、国有企业项目工资“预拨制”。按月按进度将人工费预拨至工资专户,配套出台制定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问题集中整治方案,推动13项具体举措落实落地。项目开工之际即向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发出《欠薪风险提示函》408件,累计排查项目866个次,排除隐患213件,并对存在欠薪隐患的项目集体约谈4次。

    此外,全市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时防控,所有项目纳入预警系统,24小时监测工资专户及工资支付等制度落实情况,实时监测预警。平台运行以来,项目制度落实率从72.06%提升至100%,达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精准监管效果。

    从“减少存量”到“提升质效” 构建全新维权体系

    近日,工人郑先生手持一面写着“尽职尽责为民服务”的锦旗来到了赛罕区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亲手交到杨超等工作人员的手中。原来,郑先生所在某工地发生欠薪事件后,他通过扫码投诉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仅用5天时间,工资便顺利到账。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强劳动保障案件的办理质量,着力实现“案结事了”,有效改变过去欠薪线索处办重视案件数量、忽视处理实效的被动局面。通过创新举措,构建起高效、便捷、有力的维权体系。

    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门创新推出“劳动监察业务一码通”“欠薪找我”二维码,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建设项目张贴,并将二维码印制于海报、水杯、帽子等实用物品上,实现“投诉不出工地,扫码即维权”。对已办结的欠薪线索实行100%回访,督促做到“案结事了”,对172件未彻底解决的线索“再交办、再处办”,实现欠薪线索动态清零。

    当地还建立了人社、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移送公安机关查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6件,媒体曝光2批次,联合惩戒严重违法企业8家,追薪764.2万元。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