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社保以服务“小窗口”做好民生“大文章”
时间:2025-09-15 15:42:0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社保经办窗口,一头连着政策落地,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养老钱”“救命钱”,每一笔待遇发放都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期盼。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以作风转变为突破口,推动服务从“管理者思维”向“服务者定位”转变,以经办作风的“小切口”做好民生服务的“大文章”,让群众在每一次社保服务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破冰:从“坐等上门”到“零距离服务”
“以前办社保得跑好几趟,现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太贴心了!”家住玉泉区的张大爷腿脚不便,呼和浩特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认证服务小分队”专程上门为他办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全市社保服务的常态。
今年7月,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发布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知,呼和浩特市社保中心紧盯民生关切提速办,仅用2天就完成32万退休职工待遇调整并完成足额发放,同步安排专人解答政策疑问、打印调待明细单,实现“不拖一天、不漏一人、不欠一分”。
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呼和浩特市社保中心打造“青城社保心服务”品牌,将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社区服务站以及公园、早市等,让群众实现“买菜顺路办社保”。同时,针对高龄、重病等特殊群体,建立“主动服务+兜底保障”机制,今年以来已提供上门认证200余人次;通过“线上流转+线下协调”模式,做到“简单问题当场解决、复杂问题及时转办、跨科室难题联合攻坚”。据了解,12345接诉即办工单量同比下降超50%,群众真切感受到“门好进、事能办、有人管”。
革新:刀刃向内破解“流程之困”
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材料多、跑腿频的问题,呼和浩特市社保中心打出服务优化“组合拳”,即78项经办流程在醒目位置上墙公开、38项高频事项清单通过“青城人社”公众号推送、成功接入DeepSeek平台开启7×24小时智能服务、并将养老保险退费等业务重新整合,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此外,社保服务更是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优化”,建立待遇领取资格预到期人员台账,以短信、电话的方式“点对点”提醒认证;实现7000多名退休人员待遇计算预发,变“群众追问”为“提前告知”。
固本:清风正气守护“养老钱”
社保基金安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呼和浩特市社保中心构建“技术+制度+监督”三重防线:全面取消线下受理,实行“一窗受理、全程留痕、随机审核”,从源头杜绝“人情保”,实现业务受理透明化;与税务、财政、银行定期对账,积极推进“全国一本账”系统建设,确保基金征缴、发放零误差,做到基金管理精细化;针对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实行“清单式整改”,对参保登记、待遇核发等关键环节开展动态稽核,将外部问题靶向整治与内部风险动态排查相结合,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堵住新增风险漏洞,基金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实行监督稽核常态化。
从“怕出问题”到“敢解难题”,从“政策灌输”到“精准滴灌”,呼和浩特市社保中心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服务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以贴心周到的服务赢得群众满意度的不断攀升。
最新信息
- 2020-02-12人社部公布失业保险稳岗返...
- 2020-02-12上海市推迟3个月调整社保...
- 2020-02-12工信部:增值税和社保费用...
- 2020-02-12各地人社部门密集出台系列...
- 2020-02-12两部门:加强农村低保家庭...
- 2020-02-12补上商业养老险短板
- 2020-02-12北京社保中心提醒:各项社...
- 2020-02-12疫情期间北京医疗保险可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