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一卡通”变“民生通” 小卡片撑起“大服务”
时间:2025-09-15 15:14:2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没带身份证,刷电子社保卡就能进图书馆,还能直接借书还书,太省事了!”市民杨鹏举的体验,正是通辽市人社系统深化“一卡通”便民服务、推动社保卡跨部门、跨领域应用的生动实践。如今在通辽,社保卡早已不只是单纯的“政务办事卡”,更成了开启文化生活的灵便“钥匙”,通过这张小卡片,为市民构建起覆盖广泛、体验便捷、服务高效的一卡通服务体系。
一卡通览,多馆通用。“正好最近有展览,就过来看看。”在通辽市博物馆入口处,市民王佳琦熟练地调出手机中的电子社保卡,“到了之后直接刷码就能进,再也不用为忘带身份证发愁了。我前几天去美术馆也是直接扫码通行,特别方便!”去年以来,通辽市人社系统联合文旅、科协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升级系统设备,让跨部门服务“无缝衔接”。2024年7月,以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四馆服务“一卡通”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如今,图书馆“入门认证”及图书借阅、博物馆展览参观、美术馆打卡、科技馆探奇,不用再翻找身份证,掏出手机亮出电子社保卡,扫码就能轻松搞定。
一卡通用,服务集成。据了解,通辽市以实体和电子社保卡为统一载体,持续拓展应用场景,现已集成政务服务、就医购药、文化体验、补贴发放等多项功能,真正实现“一卡通用”。现在居民凭社保卡不仅可以在本地和异地完成挂号、诊疗、购药等费用的即时结算,还能通过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查询待遇补贴发放记录,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等业务。截至目前,全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已达225.46万张,人口覆盖率高达81.2%。
一卡补贴,精准发放。在财政补贴方面,这张小卡片也发挥着大作用。社保卡还集成了金融功能,支持存取款、领取养老金和失业金等,实现了社保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科左后旗还探索了“一卡通”创新应用,刷农商行社保卡即可乘坐公交车,进一步拓展了社保卡使用场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33.02亿元,惠及群众450.68万人次,社保卡发放覆盖率达93.08%。
条例实施,服务升级。9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多项民生服务实现在一张社保卡上集成办理。“目前,就业创业、社保医保、文化体验、政务办理、财政补贴等诸多服务均可通过一张社保卡实现。”通辽市人社局综合保障中心工作人员郝婷婷介绍,“《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社会保障卡可以作为办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事项时用于证明身份的有效身份凭证。从立法层面确立了社保卡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法定效力。”
“未来,我们将不断丰富更多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应用,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并行,既要推进智能化服务,方便年轻群体,也会保留线下人工通道,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综合保障中心负责同志表示。
如今在通辽,社保卡早已超越传统医保卡的概念,正在悄然转变为市民生活中的“全能助手”。从文化场馆到医疗机构,从银行窗口到公交出行,从领取补贴到身份认证,这张小卡片承载的是通辽市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撑起的是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大服务”。
最新信息
- 2020-02-12长春市总工会拨付防治疫情...
- 2020-02-12“神速”背后的中国工人
- 2020-02-12湖南:为防疫治病预付5亿...
- 2020-02-126家央企开通免费“云课堂...
- 2020-02-12全国主要快递企业将陆续恢...
- 2020-02-12疫情中的坚守者
- 2020-02-12齐鲁企业战“疫”勇为敢争...
- 2020-02-12中消协:家电企业应提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