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聚力打造高原种业“北繁”基地
时间:2024-11-26 22:09:26 来源: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佚名
海东日报讯(记者巴迎桂)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近年来,海东市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高原种业优势,建立全国有影响力的马铃薯和杂交油菜供种区,全市建立农作物制繁种基地1.99万公顷,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其中,冬春小麦5000公顷,蚕豆2866.67公顷,杂交油菜1866.67公顷,马铃薯7733.33公顷,青稞233.33公顷,饲草等其他2240公顷。年制繁种总量达到1.9亿公斤,年产值6.26亿元。
海东市突出科技引领,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北繁基地、青海大学、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等院校的技术交流合作,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始终将杂交油菜、马铃薯品种研发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缩小小麦、青稞等育种省外差距。发挥龙头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积极培育扶持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丰之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河湟种业有限公司等现代种业企业发展壮大,全市“十三五”以来累计投资3.12亿元,加快了基地及仓储加工设施的建设。
同时,立足新时期、新形势发展要求,加快融入国家战略,争取到农业农村部的全国油菜“夏繁”基地建设,连续三年予以1亿元项目资金支持。海东市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被认定为全国种业大县。积极走向国内外市场,目前杂交油菜在北方春油菜种植省份占据市场份额85%以上,安徽、湖北、江苏、江西冬油菜种植区的制种企业在我市从事制种12家,马铃薯青薯9号在全国推广面积第一,累计推广面积达40万公顷。
海东市还推行政府主导、部门指导、蔬菜行业协会和经营者参与的品牌培育机制,将青海高原特色冷凉蔬菜“绿色、有机、无污染”金字招牌打造得更亮、更好、更优。加快发展冷凉蔬菜出口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对接近年来产销活动中建立的各种贸易关系,扩大“供港澳”“北菜南运”蔬菜输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农产品会展,开拓东南亚、中东、日韩市场。同时,让广大菜农在全产业链条上实现利益共享。全市高原冷凉夏菜和供港蔬菜的主产区、辐射区已达4县区40个乡镇320个村,从事企业、合作社经营主体75家,种植大户160家,蔬菜经纪人300余人,人均增收7500元。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411/t20241121_881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4-02是群众关注的热点更是人社...
- 2022-04-02社保卡“一卡通”!这些事...
- 2022-04-02速看!关于就业、社会保障...
- 2022-04-03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
- 2022-04-03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
- 2022-04-03【特别提示】社保补贴发放...
- 2022-04-03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 2022-04-03社保“上线”提速服务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