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保障法治 > 正文

服务全周期 创新迸活力——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打造集聚博士后“梧桐树”

时间:2024-09-13 21:32:5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最近,在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李永治正紧张地进行论文写作。他从事的“镁—稀土基高容量储氢材料及大规模储氢装置的研究与开发”即将结题。该科研项目的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空白,将有力推动固态储氢产业化发展。

      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作为我国唯一以稀土冠名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围绕促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和引才计划,不断健全完善全周期服务机制,推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量提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很多企业有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意愿,但受制于自身条件等因素,企业单独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难度大。”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齐骥说。

      对此,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开拓思路,由政府牵头,依托高新区园区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站、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分站,开展申报工作。围绕建站等工作,推出了全周期服务体系,助推企业设站引博、以智提质。

      对有意向建站的企业,高新区管委会建立服务专员队伍,主动靠前,提供实地调研、项目评估、申报推荐、政策解答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强化资金保障,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一次性设站支持经费10万元。

      “感谢管委会各个部门的热情帮助,解决了我们这些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各种问题。这个引才和科研的新平台,为我们今后发展提供了一个‘动力源’。”包头市安德窑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为拓宽引才渠道,高新区根据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才需求,广发“英雄帖”,提高匹配精准度。

      “近年来,我们通过承办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主动邀请和外出拜访全国高校院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措施,高新区已与全国20多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齐骥介绍。

      打通源头活水,企业引才路径更宽。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希望引进一名博士进站。在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协调下,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联系,最终达成与西安交通大学“双站双城”合作培养机制。公司副总经理苏锦智感慨地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可以链接最前沿的科研和人才资源,非常激动。这更加鼓舞了我们的干劲。”

      为了让在站博士后专心科研,高新区管委会还对博士后进站、开题、中期评估、期满出站等开展全程跟踪服务,从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解决博士后人才生活难题,从而实现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近日,高新区的两家企业分站又成功引进两名博士后科研人员。“除了企业给予的薪酬和奖励外,在站两年期间,各级政府部门还将累计发放30万元的生活补贴。这样的激励政策,让我们更安心、更踏实地专心科研。”一名新进站博士后表示。

      目前,包头稀土高新区共设立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占包头市的68%。这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招揽人才的“梧桐树”,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载体,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前,我们一直存在稀土光源在设施农业应用中光源参数不稳定问题。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分站后,进站博士与其他大学联合开展研究,破解了技术瓶颈,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包头中科瑞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机制,提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量和质效,释放‘最强大脑’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筑牢智力支撑。”齐骥表示。 


原文链接:http://rst.nmg.gov.cn/xwzx/msdt/202409/t20240913_25742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