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社协同服务谱新篇——三地成功举办天津铁厂病鉴服务专场活动
时间:2024-09-10 19:50:33 来源: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佚名
为解决天津市铁厂跨省办事的难题,方便居住地分散、病情严重的职工办理工伤鉴定,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协同京冀人社部门,推动建立京津冀《因病非因工伤残劳动能力鉴定服务常态化工作经验交流机制》,并通过现场鉴定、视频鉴定、入户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全力解决铁厂职工医学查体和病退鉴定难题。8月23日,由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社保和平分中心携手邯郸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共同开展了“京津冀人社协同—天津铁厂病鉴服务专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此次专场鉴定服务是京津冀三地劳鉴部门构建常态化的工作交流平台以来的首次协同合作,展现了京津冀区域人社事业协同发展的新高度,也标志着三方在推动民生服务、促进区域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是鉴定专家共享。本次工作聚焦上门服务天津铁厂,为厂内5名职工提供精准的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服务,首次邀请4名邯郸市的京津冀共享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参与。工作现场,专家们严格按照鉴定标准,细致入微地进行了各项检查与评估,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这一创新举措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专家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为鉴定工作带来更为权威、专业的技术支持。
二是规范鉴定流程。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召集邯郸市人社局工伤处工作人员及4位医学专家召开专题会,培训讲解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以及鉴定意见书写规范要求。社保和平分中心逐人介绍本期参加病退鉴定职工的病情状况,并组织医学专家现场复核相关病历。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的紧密合作与高效协同,为整个鉴定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赢得了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三是实现最佳实践。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社保和平分中心联合成立工作组,赴邯郸涉县铁厂病退鉴定现场实地勘查,布置场所,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和流程,检验病退职工身份,依规依序引领病退职工进入病种鉴定室开展现场鉴定,鉴定过程全程监督并录像留存,确保鉴定工作圆满顺利完成。同时,此次鉴定工作利用涉县当地医疗机构作为查体机构,不仅缩短了服务距离,提高了服务效率,还增强了职工对本地医疗资源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将继续携手并进,探索和共同推进三省市病退鉴定工作的协同发展和全面优化,继续为铁厂“飞地”的病退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共同探索更多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新路径,让协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市社保中心)
原文链接:https://hrss.tj.gov.cn/xinwenzixun/xinwendongtai/202409/t20240906_67197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4-02是群众关注的热点更是人社...
- 2022-04-02社保卡“一卡通”!这些事...
- 2022-04-02速看!关于就业、社会保障...
- 2022-04-03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
- 2022-04-03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
- 2022-04-03【特别提示】社保补贴发放...
- 2022-04-03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 2022-04-03社保“上线”提速服务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