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实施“五件实事·十大行动”做大做强“农民工经济”
时间:2024-05-16 22:02:58 来源: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达州市年均劳务输出167万人、居全省第三。今年以来,达州市深入实施服务保障农民工“五件实事·十大行动”,抓实组织建设、劳务对接、留守子女关心关爱等工作,帮助农民工顺利返岗复工、安心进城就业。1—5月,实现劳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8.5%,农民工工作连续6年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建立党组织,打造远方的“家”。全面摸排达州籍在外农民工分布情况,设立达州市驻长三角、珠三角两个流动党委,在3万达州籍农民工以上的9个地级市设立流动党支部,选派专人、安排专项经费加强工作保障,同步打造农民工服务工作站、驻外劳务工作站等实体机构,提供就业促进、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20余项服务,构建“设立一个凝聚一方”的流动党建工作格局,让在外农民工找到“归属感”。今年以来,设立流动党支部21个,实体运行各类阵地31个。
组织化输出,架起就业的“桥”。系统梳理劳务合作链条,与东莞、舟山、深圳等38个城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岗位信息共享、人力资源对接、就业服务协同工作机制,促成劳务输入集中地与达州市7个区(县)、20个乡镇开展定点劳务协作;聚焦春节后等返岗复工集中期,在车站、机场等地设立返岗人员综合服务驿站(点)170余个,采取专窗购票、专车直达等方式,促进农民工组织化、便捷化外出务工。今年以来,组织化输出农民工28.6万人,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3.2万人。
关爱巴山娃,呵护留守的“花”。聚焦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缺位、关爱缺失、沟通缺少、监护缺乏等突出问题,创新实施“我们的巴山娃儿·蒲公英计划”“农村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制学校”,对有意愿随迁的“巴山娃”,联合输入地畅通学前、义务、高中(中职)升学通道,开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免费健康体检等医疗服务,推动达州籍务工家庭获得同等的入学、就医机会;对选择继续留守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周末托管、生活照料、兴趣培养等关爱服务。今年以来,护送12名留守儿童与家人团聚,推广周末假日寄宿制学校至42所,覆盖农民工留守子女1.3万人。
撰稿:胡晓岗 审核:杨翔 责任编辑:杨郡
原文链接:http://rst.sc.gov.cn/rst/sndt/2024/5/15/fe57894269994caf9ec505f1ef32b1f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2-12李朋朋:高铁防疫消毒消毒...
- 2020-02-12快递小哥,疫路“逆行者”
- 2020-02-12抗疫中的劳模群像
- 2020-02-12陶云海:用“工匠精神”煮...
- 2020-02-12“加班,我们不要工钱!”...
- 2020-02-12安徽淮北市货车司机:“把...
- 2020-02-12爱国情奋斗者身边的大国工...
- 2020-02-12公安部追授五名牺牲在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