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保障保险 > 正文

湖湘工匠故事(4)|徐仲维:敢想敢干的“工人发明家”

时间:2024-05-07 19:20:42 来源: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在湘电集团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有一台高龄苏制母线弯机,至今已大负荷、高频率运转70余年。

  

  “这台机器之所以运转至今,除了本身质量好,还靠徐师傅妙手回春。”操作工人口中的徐师傅,正是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国家重点产品项目负责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湘电集团首席技师——徐仲维。20年前,这台母线弯机开始频繁“罢工”。当大伙认为只能废弃时,徐仲维修复了液压原件、电控、管路和散热油箱,不但让机器恢复正常运行,通用性、精准度还得到了提高。

  

  近40年来,小到螺丝钉,大到千吨级机器,经徐仲维一双手打磨、改进、组装过的机械零件与装备数以万计。他始终怀揣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研发一线,被大家尊称为“工人发明家”。

  

  

  

  

  

  

  钳工台上磨砺“匠心”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书柜,大部分是机械方面的书,我就参照书本,捣鼓东西。”徐仲维一直觉得自己和机械颇有渊源。

  

  上世纪80年代,19岁的他被分配到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当一名普通钳工,从零开始学习加工金属零件。

  

  钳工台是一方新的天地,每天各式各样金属零件堆积台面,加工、制造要求各有不同,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铰削、攻丝、研磨、矫正、弯曲、铆接……徐仲维一边跟着老师傅学钳工基础知识,一边反复摸索如何将这些金属疙瘩变成他想要的样子。

  

  在堆满零件的车间里,徐仲维不停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单调枯燥,他却不厌倦。为了零件的一丝差距,他心甘情愿在钳工台上琢磨一整天。

  

  打磨零件的同时,也打磨着自己的心性和眼界。徐仲维发现,解决机械问题,仅掌握钳工基础远远不够,对机械结构、液压技术、动力原理等知识同样得了然于胸。

  

  收工后,工友们结伴玩乐,他却努力自学机械知识;遇到技术难点,他反复回想细节思索解决之道。在嘈杂的车间和简陋的宿舍,徐仲维短短两年内就练出了凭看、感、闻、听判断机械运转情况、准确发现缺陷的本领,并全面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钳工台的方寸天地,徐仲维精雕细琢,不断磨砺“匠心”。

  

  

  

  攻关战中“最能坚持的人”

  “遇到技术难题就找徐仲维,他总会有办法。”在公司,徐仲维以“技术特别好、办法特别多”而出名。

  

  “没有什么特别,就是看、感、闻、听。”徐仲维说,他就是一名普通技术员,整天和机器打交道,和机器“对话”就只能用机器听得懂的语言,“首先你得懂它,只有这样才能去判断机械运转情况、准确发现故障。”

  

  与机器打交道的过程中,徐仲维开始钻研怎样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他通过自学积累了大量电机设计、工艺制造的知识,实施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3000多项,其中有10多项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于是,大家将“工人发明家”的称号送给了他。

  

  科技攻关需要锲而不舍的韧劲,在工友们看来,徐仲维是在攻关战中“最能坚持的人”。

  

  有一年,由徐仲维担任项目总装装配工艺负责人的某项重点科研项目,直接关系到国家重点高新装备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接下这个任务时,徐仲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当时这一项目处于国际前沿,工艺上无任何经验和资料可借鉴,可以说,徐仲维和他的团队在这一项目技术攻关上是从零开始。

  

  徐仲维和同事们严阵以待,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慢慢摸索机器安装调试、装配、检测验证等工作,一次次调试,一次次查阅,徐仲维经常忙到深夜,有时候忙得累倒在电脑桌边睡着了,凌晨四五点醒来后马上又投入工作。

  

  正是靠着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经过5个多月苦干,进行了近万次实验,徐仲维最终圆满完成攻关任务。

  

  

  

  “传承就是最好的肯定”

  近几年,徐仲维带了很多徒弟,毫无保留地将所知所悟传承给新一代技术工人,同时也传递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科技攻关,个人能量有限,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徐仲维说,如今,“传帮带”成为他的心头大事。

  

  在工作一线,他牵头成立了技术创新团队并担任负责人,同时不定期开展技能实操讲座,全力培育新入行的技能工人。他特意将年轻人引进驻外项目,开展“实战化”培训,通过言传身教、现场讲解创新经验和技术诀窍,帮助他们在一线锤炼本领。

  

  在徐仲维的带领下,一批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年轻骨干,在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快速成长。

  

  “对于工匠精神,我的理解,就是脚踏实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徐仲维说,多年来,他最欣慰的是带了一大帮徒弟,徒弟们也都很上进。徐仲维说,他的徒弟出师后,一个接一个成为公司的骨干、生产标兵,其中有全国技术能手,还有10多名湖南省技术能手和20多名高级技师。

  

  在他看来,传承就是力量,也是最好的肯定。某种程度上,这些徒弟也成为把工匠精神带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火种”,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成为徐仲维及其徒弟们的执着理念。(供稿单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原文链接:http://rst.hunan.gov.cn/rst/xxgk/gzdt/zwdt/202405/t20240501_332915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