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保障话题 > 正文

我们在雷神山医院“战斗”过

时间:2020-03-04 18:10:55 来源:  作者: 

    20多天来,大家都没有洗过澡,不敢洗,很怕着凉,万一发烧那就糟了,一个人出事的话,6个人都麻烦了,心理压力很大。2月24日上午,河南项城刘店村农民工刘爱伟有些紧张,终于结束了隔离期,他和弟弟刘强以及4位同村人即将接受该市疾控中心的检测。

    几小时后,医生宣布:阴性,身体一切正常,可以回家了。他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很激动很开心,他形容像过了一个劫,终于自由了。接下来,他只想尽快回家,冲个热水澡,因为全身都臭臭的、黏黏的,很痒。

    在村里大水闸旁的棚子里,6个人被隔离了16天,因为他们都具有武汉接触史,而这要从25天前说起。

    出征武汉

    2月2日,大年初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刘店村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全村一片寂静。下午5点,刘爱伟一家正在准备晚饭,电话铃突然响起,他立即接通。

    公司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安装中心供氧设备的项目,急需人手赶工,你们能不能去武汉支援一下?远在广东湛江的同事紧急求

    助。

    刘爱伟和刘强没有迟疑,一口答应下来。考虑到项目的工期短、任务重、要求高,虽然已经报名,兄弟俩还是感觉沉甸甸的。春节期间万家团圆,又赶上武汉疫情爆发,那边人手紧缺。于是,他们连夜联系原先一起安装供氧设备的同村农民工刘高强、刘四营、刘培清、刘海燕等人。一听说要去武汉支援医院建设,大家都知道背后意味着什么,在征得家人同意之后,6人迅速组成了一支小战队。

    2月3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气温接近0℃,小战队按照约定在刘爱伟家里集合,68岁的母亲眼含热泪,包起馒头和炸好的鸡块、鱼块,打点行装,一辆面包车载着他们直奔武汉。

    上午10点,6人顺利到达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短暂休整后,经过层层安检来到项目部。我们按照指令,首先要突击建设南区,给医院的病床床头安装供氧设备,大家领了口罩、安全帽等物资以后,马上就进入工地开始干活。刘强说,此前从未经历如此紧急的赶工,确实有一种上战场的感觉。

    与时间赛跑

    每天早上8点出工,晚上11点交班,夜班工人接着干。中建三局在雷神山医院附近搭建了活动板房,作为工人们的临时宿舍,6人住一间房,三张床,上下铺。从工地到宿舍,步行要20多分钟。刚施工的前两天,几个人由于连轴转累得腰酸背疼,手上磨出了血泡,饿了,在工地上吃泡面;困了,大衣一裹躺在地板上打个盹。

    以前都是工作8小时,现在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确实很辛苦,但为了让新冠肺炎病人尽早住进来,必须与时间赛跑。刘爱伟说,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希望赶紧能完工。午饭时,家里人会打来电话,今天怎么样?他们会定时报平安。

    医院的每一项工程都分成许多个板块,刘爱伟告诉记者,工人们是从各地自愿来的,工种不一样,但工作时几乎都不说话,毕竟疫情当前,少接触少说话是对自己和别人最大的保护。干活的时候他没多想,但几千人排队领饭时,他心里感到一丝担忧。大家来自全国各地,疫情又有较长的潜伏期,谁也没法保证百分百没被感染。

    那几天正逢武汉下雨,天气湿冷,深夜下班,有时等不到班车,只能步行回去。没有雨伞,我们就把装棉被的朔料袋剪开,顶在头上跑回去,到宿舍后才发现,裤子、鞋子都能挤出水来,脚被冻得又红又肿。出发匆忙,大家就带了一套衣服一双鞋,鞋袜湿了,就用塑料袋包住脚。夜里脚冷还会被冻醒,睡不到5小时,又得接着干。忆起当时的场景,刘爱伟笑着说:没办法,干活就是这样。

    经过日以继夜的紧张施工,2月7日,6人如期完成了医院南区近600套供氧设备。工程结束了,小战队又利用业余时间,协助工地后勤人员发放物资。

    医院初步建设完毕,大巴车开始载着一批批的医护人员进驻医院,现场目睹这一场景,他们觉得既震撼又感动。刘强说,医护人员都顾不上个人安危,冲锋在一线,与患者直接接触,跟时间赛跑抢救患者,当时真的很敬佩。

    捐款助防疫

    为了感谢工人们的辛苦付出,雷神山医院建设方给每人发了9000元工资。领到工资后,兄弟二人一拍即合:把这笔钱捐出去。

    做完项目后,我们看到医院附近停了很多捐赠物资的车,挂着加油的红色横幅,我们很感动,就特意去捐款,但人家说现在需要物资,我们当时也没有,后来就把钱捐回老家,为当地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刘爱伟说。

    据项城市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在去武汉之前,兄弟俩了解到疫情的严峻形势,就已经花费15000元在网上定制了2000个口罩。从武汉回乡以后,又把18000元全部捐出,助力项城疫情防控工作。父亲是项城市聚善缘爱心公益团队成员,由父亲转捐给项城聚善缘爱心团队,为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购买防控用品。刘强说。

    其实我们没做什么,都是一些小事。刘爱伟表示,在特殊时期,出份力是应该的。20岁左右,他就背井离乡到广东打工,经过多年打拼,现在从事医疗设备安装工作。回到家,他常看到父亲刘培思为公益活动奔走,帮助农村孤儿、老人。我爸是一个示范,我们很自豪,他也教诲我们多做善事,希望跟着他的脚步走。刘爱伟说,这一次去武汉支援,父亲非常支持,也很认可,他觉得儿子们都很有出息。

    结束隔离期,平安到家,刘爱伟打算多陪陪家人,3月初再回湛江工作。他希望这场疫情能尽快结束,等春暖花开,带着父母去武汉看看,在那儿一周,他发现武汉绿化特别好,一定要去游玩一次。

    到时候,我会带着家人再去看看雷神山医院,告诉我的孩子:那是爸爸和叔叔们战斗过的地方。刘爱伟说。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