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部委信息 > 正文

云南镇雄:聚焦人力资源优势 “以人兴业 以业留人” 激发返乡创业活力

时间:2024-04-27 00:46:48 来源: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总人口171万人,有农村劳动力79.1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长期保持在49万人以上,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劳务输出实现增收致富的“打工经济”。近年来,镇雄县瞄准人力资源优势,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主题主线,找准发展定位,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探索,不断激发返乡创业动力活力,实现了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促进了“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驱动发展,有力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和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一、以人引企,聚焦人力资源优势规划产业布局。镇雄县长期在外务工的49万人,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经过多年的培育,仅五金工、缝纫工、水晶工等技能人才就超20万人,许多务工人员已成为行业领域的企业家、管理精英或高技能人才,积累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镇雄县精准地利用和开发当地人力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布局招引了一批纺织服装、五金、高原特色农业、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做大规模、扩大总量、壮大实体。一是摸清底数。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村(居)民小组或易迁点楼栋为网格,由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帮扶干部担任网格员,全面摸清县外技能骨干、管理人才、创业能人及返乡创业意愿等情况。二是前沿服务。采取驻外站点常态招引机制,在务工人员较为聚集的浙江永康、广东清溪、上海松江、安徽湾沚、云南昆明成立5个返乡创业服务站,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企业家座谈、宣传讲解帮扶政策、发布建设家乡倡议书、组织返乡考察等前沿服务。

  二、以人兴业,搭建平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镇雄县紧紧抓住国家对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人力资源要素推动产业转移和园区经济发展。一是搭建“1+3+N”返乡创业就业平台体系(“1”即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即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返乡创业就业示范街区,“N”即全县范围内创业工坊)。聚焦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将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和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返乡创业就业产业园,为返乡创业企业家、创业者提供园区入驻、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业务代办、创业指导、技能培训、贷款支持等个性化、精细化、一站式服务。其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拥有管理团队8人,创业导师55人,在孵企业51家,孵化企业25家,促进创业86家,累计直接带动就业2200余人。二是提供创业贷款支持。2022年以来创新发放创业扶持贷款2000户6000万元,带动就业4968人。2021年来,全县共发放创业贷款4787户9.07亿元,促进1867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10987人。三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定向式”“订单式”等方式,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辖区重要产业、重点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三、以业留人,促进群众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镇雄县一是推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按照长短结合、组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回引落地一批纺织服装、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打造煤电能源、绿色食品、商贸物流产业、高原特色农业集群,持续做大产业规模、补齐产业链配套,加快构建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岗位质量。二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促就业。通过组织化劳动力转移、“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用工需求对接等方式,让群众在收入更高的二三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化种养殖等行业就近就地上岗,不再候鸟式迁徙。产业的发展既满足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满足了照顾老人子女的迫切心愿,为根本上化解“一老一小”等社会问题发挥积了积极作用。

  


原文链接:http://rst.qinghai.gov.cn/pages/zxzx/swdt/89455.html?frompage=homepag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