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宁夏“四查四补”打好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0-05-13 19:36:41 来源:  作者: 

  

  

    近年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因地制宜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目前已建成以选种、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冷凉蔬菜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户增收。图为彭堡镇姚磨村瑞丰蔬菜产销合作社农户在温棚里为西红柿秧苗除草。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你看,满满抓起一把,展开手,就剩下这么一点点。”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蹲在光彩村的地头抓起一把沙土。细沙在五指合拢的瞬间,迅速沿着指缝流走。一如这些年,眼前这四五千亩土地:春天一片生机,秋季收获甚少。

    “沙太细了,存不住水。出苗都很好,但到抽芽分蘖时就迅速枯萎。试种过玉米、糜子,都失败了。轮灌不行,只能滴灌。”吕振中说,不断“试错”后,引入了一家农林科技公司,经过企业几年累计数千万元的投入,苍凉的沙滩渐渐开始吐蕊生翠,很多村民开始在田间劳作、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但这片土地位于渠系末端,滴灌用水一直难以保障。该公司总经理杨生明说:“按照自治区查短补齐的要求,新的泵站已完成设计,进入招标程序。从干渠引水后,将彻底解决用水瓶颈,随着栽种的黄花菜、枸杞进入盛产期,移民群众的务工收入将更加稳定。”

    这是宁夏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四查四补”的一个侧面。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3月以来,宁夏紧盯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要义,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四查四补”,自查自纠与挂牌督战相结合、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地排查与数据比对相结合,通过“查”“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查损补失,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宁夏开展的“四查四补”中,全面查补疫情给脱贫攻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首当其冲。

    4月24日,隆德县杨河乡红旗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银龙带领群众从甘肃武威调购的22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结束了15天的集中饲喂、隔离观察,被分发给养殖户“认养”。

    红旗村二组村民苏志喜挑选了心仪的两头牛。“受疫情影响,牛圈空着,一直没有补栏。这次让合作社帮忙带了两头牛,品种不错。”

    在“四查四补”中,隆德县抽调340名干部,采取“一看二查三问四析”工作法,建立了问题查摆、报送、整改、督查和保障服务机制,确保问题有人查、有人管、有人改。了解到隆德县张程乡、杨河乡肉牛养殖“补不进来、销不出去”的情况,县乡党委、政府群策群力,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主动对接市场、联系销路,目前补栏正有序开展,滞销肉牛已销售过半。

    截至目前,宁夏排查出因疫情影响带来的增产增收问题7294个,已完成整改4365个。主要表现为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就业务工困难,产业扶贫、扶贫车间、龙头企业减贫带贫覆盖面不广且效果不理想等。

    “从摸排统计看,疫情耽误了贫困群众约40~60天的务工期,直接减少一个多月的收入,这是影响脱贫的一大难题。”宁夏扶贫办考核评估处处长林栋说,各县区在精准组织劳务输出基础上,通过发展产业弥补务工损失,支持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转产达产,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对农村种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查漏补缺,对漏洞进行精准填堵

    4月23日中午,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红川村村民张引兄打扫完村庄巷道,回到家给孩子做午饭。

    32岁的张引兄患有肺动脉高压病,去年8月份做完手术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两种药都不在医保范围,一个月光吃药就得近3000元。”张引兄拿出“波生坦片”的药盒,说:“我家那口子是泥瓦匠,一个月能挣个五六千元,过去日子还可以,这一生病,大部分打工收入都贴在了药费上。”

    当地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四查四补”排查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协调民政部门每年补贴张引兄一万元救助资金,村里还给她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对村庄巷道进行保洁,每个月工资900元。

    据新庄集乡人大主席李学忠介绍,在对照脱贫标准查漏补缺过程中,新庄集乡发挥脱贫攻坚中领导包村优势,安排一个乡村干部带一个网格员进行逐户排查,一个一个过筛子,一户一策解难题。“一个小组每天走访二三十户,不在村里住的,也要确保见到人,最远跑到隔壁中宁县的大战场镇核实排查,确保一人不落。”

    宁夏“查漏补缺”排查出7705个问题,主要是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对象反复辍学、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不到位和基本养老保险未实现应缴尽缴、“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有漏项等。针对扶贫政策落实打折扣现象,开展扶贫资金结余结转问题自查自纠,并对历年扶贫资金计划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验收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兜底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建立防贫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