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保障内参 > 正文

广西2022年高技能人才交流活动在玉林市举办

时间:2022-09-28 22:24:43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加强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激励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广西工匠,2022年9月25日下午,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玉林市举办广西2022年高技能人才交流活动,邀请高技能人才代表约50人到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高技能人才一行首先参观了玉柴科技馆。玉柴科技馆总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是2019年12月建成投用的一座现代化、智能化展厅,集中直观展示玉柴历史文化、全系产品及科技实力,分上下两层,包括“玉柴印记”“匠心精品”“创新研发”“未来发展”四大展区。

  

  

  

  

  

  接着参观玉柴工匠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从2010年到2022年,玉柴共建有23个工作室,其中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企业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大师们通过师带徒、专业讲座、送技能送培训、举办技能大赛等方式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提升了公司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让大师工作室真正成为培养玉柴大师的摇篮。大师工作室成为玉柴高技能人才的孵化池,培育出了以许燕妮、池昭就、覃懋华为代表的全国劳模、广西劳模80多人;锻炼出李国华、周应荣、谭柱等中国铸造大工匠、中国机械工业百名工匠、广西工匠、玉林工匠共23人。

  

  

  

  

  

  随后参观了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玉柴内燃机装配调试实训基地。在以“产培结合、先进适用、校企合作、联合攻关、名师带徒”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指导下,玉柴以中国产品型谱最齐全、完整的内燃机制造基地为基础,以全新一代智能制造产线为导向,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方案,已开发完成适合新产品研发、智能生产线、售后服务的内燃机装配调试技能人才培训教材1部。

  

  

  

  

  

  在活动中,高技能人才代表一致认为,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搭建了交流平台,让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齐聚一堂,畅谈技能人才工作,表示要继续扎根本职工作岗位,积极奋斗,勇于创造,更好地发挥工匠精神,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技能才华。

  

  

  

  

  近年来,广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持续创新发展,2022年先后印发《开展“技能广西行动”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等技能人才政策文件,不断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据悉,截至今年8月底,广西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74.91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332万人,增长88.63%;其中高技能人才174.83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106.29万人,增长165.94%。全区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2个(国家级34个、自治区级5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19个(国家级35个、自治区级84个)。7所院校被人社部确定为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分基地),20个单位被确定为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自治区级集训基地;共有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3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2个单位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6人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829人获得“广西技术能手”称号,42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高技能人才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来源:厅宣传中心、职业能力建设处


原文链接:http://rst.gxzf.gov.cn/xwdt/xwdtzyxw/t131175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