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社会保障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保障保险 > 正文

疫情期间 警惕三大保险误区

时间:2020-04-22 18:40:01 来源:  作者: 

  

    

    疫情期间,消费者购买保险应注意些什么?近日,北京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注意常见的三大保险误区。

    误区一:

    一确诊即可全额赔付

    保险产品的赔付与其保险责任相挂钩,不同的保险产品赔付条件、赔付金额都不尽相同。如果消费者购买了意外险,除个别保险公司将意外险保障范围扩展至新冠肺炎病毒外,普通的意外险是不予赔付的;如果购买了寿险,保险公司仅理赔具有身故责任的产品;如果购买了重疾险,保险公司通常对保险责任包含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并发症,及身故责任的保险产品进行赔付;如果购买了医疗险,保险公司通常仅对无法通过社保报销的部分如自费药、“特效药”等进行赔付。所以,“一确诊即可全额赔付”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误区二:

    及时“退保”止损失

    不少“代理退保”的“黑产团伙”利用疫情渲染气氛,对保险公司及其保险产品进行诋毁,告知投保人继续持有原保险产品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怂恿投保人退保甚至“退旧保新”。但是一旦投保人退保,不仅需要支付“代理退保”机构的“服务费”、承担退保损失,还会面临丧失保险保障、再次投保困难等困境。所以,“退保”无法止损,办理退保要谨慎。

    误区三:

    “疫情期间捐赠保险”不可信

    保险公司在此次疫情中推出的捐赠保险是响应中国银保监会落实保险机构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消费者可以正常申请,捐赠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出险后被保险人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是该保险在保障时间、保障额度等方面有一定限制,投保时应留意。所以,“疫情期间捐赠保险”是可信可申请的。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

    购买保险须谨慎

    对于假借疫情渲染炒作、诱导投保人“退旧保新”、宣传一经承保全部理赔等各项夸大宣传、不实宣传,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密切关注监管部门发布的通知和风险提示,一定要充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了解保险责任、免责范围、退保损失等,充分保障自己权益。

    根据需求买保险

    疫情期间,多家保险公司响应监管部门的号召,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履行社会责任,将公司部分险种如重疾险、医疗险等扩展至包含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伤残和重疾。通常保额为几万至几十万不等,保险期限为几天至几十天不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购买。

    正确维权减损失

    投保人对疫情期间的承保、理赔、退保或其他服务等产生疑问的,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客服热线等渠道进行咨询;如因保险合同或服务产生纠纷的,可以直接向保险机构进行投诉;如发现保险机构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由保险消费者本人或其授权委托人向监管部门提出举报并提供相应证据。

    记者 盛丽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保障资讯网zix.shbz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9号-62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