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四向发力精准帮扶稳就业
时间:2020-04-15 21:02:58 来源: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疫情防控时期稳就业工作部署,切实抓好疫情期间稳就业工作,安徽省滁州市高度重视,把就业工作上升到战略层面抓紧抓实,主动开展用工帮招工作,促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维护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发展。
快速响应比速度。一是急送政策。疫情发生后,滁州市立即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援企稳岗工作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七条意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疫情防控中重要作用,把稳就业政策干货硬货转化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克时艰的实际成效。二是急送指导。成立四个督查组员分赴8个县市区,督查指导各地开展复工复产招工帮办,帮企业稳用工解难题。在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召开园区重点企业复工用工座谈会,了解企业用工中存在问题,指导企业开展用工宣传。紧急召开全市关于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就业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督促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稳就业工作要求,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三是急送信息。三商联动。通过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进行大数据筛查,向全市18至50岁人群精准发布招聘信息765万条。三网同步。在滁州政府网、公共招聘网、E滁州三网同步飘红就业一点通二维码,发布招聘信息1.8万条,点击量突破20万次。三媒推进。在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每天10万次轰炸式播放企业用工微视频,点击量8.2万条。三部协同。人社、组织、气象等部门通力合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优势,发放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3.2万份,随气象信息同步推送45.2万条用工需求信息。四是急送用工。自全市企业复工复产以来,滁州市全力开展帮企业招工、促就地就业活动。截至3月底,全市为企业招工4.3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1.4%(其中,帮扶市直园区企业招工22099人,完成既定目标174%),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组织开展就在滁州招聘活动,积极引导1.57万名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同比增长15%以上。
援企稳岗有力度。一是社保缴费减免缓。按照五免三减半政策要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中小微企业2-6月份免征,预计可减免保费63840.5万元,大型企业2-4月份减半征收,预计可减征保费1836万元,社保部门将直接进行减免,无需申请和审批,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企业年内还可享受缓缴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为8174家中小微企业和604家大型企业累计减免社会保险费23172余万元。二是失业保险及时返。市本级和天长市对17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定点企业享受失业保险费返还特事急办,已返还失业保险费25.89万元。全市共受理1700余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返还失业保险费4400余万元,已返还1267家2519.53万元,正有序组织发放。同时还发放了创业担保贷款395笔4979万元,临时价格补贴3700余人34.6万元,工伤保险待遇1634.31万元。三是就业奖励即刻补。对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依据其在假期复工天数和每日在岗职工人数(含临时工),按照不高于每人每日200元标准由当地就业补助资金给予定点就业奖补,共发放13家企业9306人次共186.12万元,已于2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四是就业技能马上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年活动,组织110家企业7000余名职工在线学习和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实训,培训人数排名全省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由800元/人提高到1200元/人,进一步提高企业培训积极性、增强企业获得感。
联动帮扶见精度。一是建立四项联动机制。建立分层包保工作机制,市政府8个部门分片包保园区和学校,人社局每名副局长分别包保2个县(市、区),市直两个园区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包保1-2个重点用工企业,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工作局面。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结合四送一扶专项行动和领导干部基层走访周活动,成立9个用工帮招工作组,人社部门每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1家园区重点企业,1025名人社专员深入生产一线,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建立两群三清单工作机制,即建立政府帮招联络群、园区企业用工群、企业用工需求清单、中介服务机构清单、招聘会清单,让政府-园区-企业-中介机构随时掌握帮招动态,实现无缝对接和精准帮扶。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成立帮招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人社、经信、园区等部门联合行动,召开视频会议,每天会商研判,部署促帮招稳就业工作。二是实现四大帮扶转变。一是帮招主体有变化。改变以往单纯的政府帮招方式,实行政府+市场新模式,帮招主体由政府转向市场。二是计划任务有调整。把普工用工纳入市场渠道,不再由县市区送工,高校毕业生用工仍然采取政府行政帮招。三是政策保障有加强。充分运用滁州市人力资源改革1+3政策体系,突出了企业是留住人、用好人的主体,突出了市场是配置人力资源的主体,保障帮招有序开展。四是招聘方式有改变。因受突发疫情影响,及时调整帮招服务方式,变常规线下招聘为线上招聘,实行不见面服务,共取消142场次现场招聘会,发布线上招聘会110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
纾困解难显温度。一是上门服务解企忧。开展进园区、访企业、跑基层活动,听取企业意见、开展用工调研、宣传惠企政策,现场协调、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安排人社部门21名县处级干部亲自担任人社服务专员,通过电话指导、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协调解决四重一小复工复产企业用工需求清单78项问题,问题解决率100%。二是送人到岗纾民困。疫情期间,全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开展就业监测,做好精准服务,促进返乡务工人员早日返岗。全市春节期间共有返乡务工人员约37.45万人,目前已外出返岗就业约35.87万人,返岗率达95.78%。通过点对点包车输送农民工5037人。三是周转用工调余缺。打造企业用工周转池升级版,对园区不能满负荷生产出现富余员工的企业,建立企业员工跨界共享机制,帮助调剂用工余缺,解决部分企业因疫情影响而暂时性用工荒问题。经积极调度,周密安排,顺利促成银鹭食品、盼盼食品、欣阳精密、守塑科技、友斯克精密等6家企业周转用工322人。四是云端授课化纠纷。在全省率先利用腾讯会议APP举办政策解答与用工指引网络公开课,在线指导企业妥善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劳动关系问题,取得了积极反响。通过电话、网络解答业务咨询3.1万人次、预约办理500人次、成功调解仲裁案件21件涉案110余万元。
最新信息
- 2020-02-21率先垂范,抗“疫”在一线...
- 2020-02-26鹤壁市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
- 2020-02-26重庆合川:就业服务不打烊...
- 2020-02-26毕节市:多措并举促进58...
- 2020-02-26江西奉新: 疫情不出门 ...
- 2020-02-26江西奉新:就业服务“不断...
- 2020-02-26姜堰区:贴心服务抗疫情 ...
- 2020-02-26九江市:帮助9700余名...